语音朗读:
重点推荐:生态环境部:将减污降碳措施细化至生产设施和工艺层面 世界通讯
开放日活动流程1.校园参观教学楼、实验楼、艺术中心、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等全面开放。给大家推荐一下韩国艺术生留学院校! 韩国艺术生留学院校 1、庆熙大学 具有悠久历史的庆熙大学继承了“文化世界创造”的办学宗旨并引导其进入世界化的名校的大门。 六、准备签证 获得录取后,你需要准备签证申请材料,前往国外驻中国使领馆申请留学签证。
12、准备签证 获得录取后,你需要准备签证申请材料,前往国外驻中国使领馆申请留学签证。 以上就是“非京籍上私立初中报名条件”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的信息,欢迎您咨询我们。
以上就是“学费一览表”的相关内容,北京的私立初中学费标准有高有低,但学校通常提供不同档次的奖学金和减免政策,以帮助家庭缓解教育费用。3+2留学是本硕连读留学项目,申请转学过程与2+2留学一样,区别在于这个项目合作的美国大学少,排名低,留学条件低,适合成绩比较差,英语成绩一般的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
推荐阅读 2、申请硕士学位:具备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及以上、或者已有其他硕士/博士学位。
农户以自家房前屋后的院落为场所进行生产经营的庭院经济,一直是我省农村地区发展的一种经济方式。今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定西市因地制宜,把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作为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按照“千村千样、一户一策、项目到户、扶持到人”的思路,大力发展庭院种植业、加工业、休闲旅游业及生产生活服务业等为主的特色产业,让方寸小庭院开出“增收致富花”。
於军强,淘宝直播间自称为“当归哥”,岷县当地有名的“网红”。在他家近200平米的小院里,直播间、特色产品展厅、中药材加工包装间等一应俱全,从中药材的加工包装到出货,再到便捷的物流发送,他的直播带货做得有声有色,每年销售岷县道地中药材近百吨,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岷县被誉为“中国当归之乡”,道地的当归药材驰名中外。依托这一驰名商标和充足的中药材资源,越来越多的家庭电商发展了起来。如今,岷县家庭电商有1000多户,各类网店1000多家,电子商务企业89家。
电商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中药材加工业的发展。当下,在秦许乡上阿阳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在加工当归佛手片。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发展加工当归佛手片为主的庭院经济已经成为群众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投资少见效快,商品率高,经营灵活,闲散、老弱劳力都可参与,鼓励农户加工当归佛手片是当地振兴乡村、发展特色产业的有力措施。2022年阿阳村加工当归佛手片2400多吨,实现净利润约1200多万元,户均收入15万元以上。
岷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传承创新中药材手工切片、洮砚制作、猫尾草种加销、铜铝铸造等技艺,鼓励和扶持群众在农家小院“方寸地”上寻找增收“新路子”,将“手工活”培育成富民增收的“好产业”。目前,全县特色产业集群遍地开花,庭院经济节节攀升。全县培育从事庭院经济产业发展农户1万多户,带动从业人员4.2万人,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实现年产值1.55亿元。
鼓励发展手工加工,既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农民致富的门路。草编、砖雕、木雕等技艺是通渭县民间传统工艺,每年暑期,襄南镇文家堡村草编技艺省级传承人孙军祥的草编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在他的草编加工小车间里,十几名编织工人利用农闲时间忙着赶制订单。去年,孙军祥一家生产草帽5万多顶,综合收入50多万元。
通渭县襄南镇按照“项目到户、扶持到人、一村多样、一户一项目”的要求,鼓励和引导农户利用自家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积极打造以草编、砖雕、木雕等当地特色加工业为主的“庭院经济”,拓展增收来源。截止目前,全镇有意愿、有基础的庭院经济户达到56户,年综合性收入达100多万元。
家家有致富产业、村村有产业集群。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遮阳山,毗邻景区的漳县大草滩镇新联村近百户农家乐生意火爆。冯虎明的农家小院食宿齐备,环境卫生,周末时间前来食宿的游客一波接着一波,今年前半年的收入就接近10万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收入。
新联村依托遮阳山景区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全县乡村旅游发展大格局,尤其是今年抢抓旅游全面复苏,对全村农家乐进行改造提升,全力打造美丽乡村旅游示范村,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带动农户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全村有农家乐等旅游从业家庭69户,实现综合收入约200万元。
近年来,定西市以“产才融合”理念将乡村技能人才培育与庭院经济发展需求深度对接、一体推动,以乡村“小工匠”激活庭院“小经济”,赋能乡村“大产业”。全市培育乡村技能人才332人,评定县级乡村工匠164人,市级乡村名匠35人,发展乡村工匠类庭院经济766户2540人,农民人均从产业中获得收入占到40%以上,乡村工匠成为一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
定西市持续推动庭院经济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群众在家门口的方寸之地不断释放新活力,加快推进了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今年,定西市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安排专项资金1032万元,对乡村工匠和庭院经济示范户进行重点扶持,力争到年底,全市发展有特色、可复制、带动效应显著的庭院经济示范户650户以上,让庭院经济释放出巨大潜力,赋能乡村振兴。
庭院虽小,却大有可为。目前,定西市庭院经济的发展已初步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多彩庭院多地开花,多种业态亮点纷呈,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发展“庭院经济”是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定西市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因地制宜把发展“庭院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村民增收结合起来,盘活房前屋后“沉睡”的闲置资源,打造适宜的庭院“小经济”,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而且美化了居住环境。一块块“方寸之地”变身“增收宝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朱 彦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监制:杨柱周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